在体育课上鸣哨,体育教师通常会使用以下几种哨声组合技巧:
开始或动作信号
“嘟——!”:尖长一声,表示某动作或片断的开始。
提醒或注意
“嘟嘟!”:短促两声,表示提醒或引起学生注意。
结束或暂停
“嘟——!”(声音由高到低):悠缓一声,表示动作的片断结束或暂停。
警告或制止
“嘟嘟——!”(声音由低到高):表示对违犯课堂纪律的学生给予警告、制止或指正。
紧急集合
“嘟嘟嘟——嘟!”:表示紧急集合。
练习轮换
“嘟嘟!”(声音由低到高再转低):表示小组的练习进行轮换。
其他特定信号
例如,“立——定”中,“立”气流弱,“定”气流强;“齐(跑)步---走”中,“齐(跑)步”气流强,“走”气流弱等。
吹哨技巧
口型:将口哨放入口中,嘴唇自然贴合在口哨的吹口周围,不要过于紧绷或松弛。嘴角微微向两侧拉开,类似于微笑的口型,但要保证气息能够顺利通过嘴唇与口哨的缝隙。
气息控制:
对于短哨,要用腹部快速收缩发力,使气息短促而有力地冲击口哨,产生清脆响亮的单声。就像咳嗽时瞬间爆发的气息一样,但要更有控制和节奏感。
长哨则需要均匀而稳定地呼出气息,让哨声悠长且不间断。可以想象自己在轻轻吹气使蜡烛火焰晃动但不熄灭的感觉,将这种缓慢而持续的气息运用到长哨的吹奏中。
练习方法:
新手上路可以先进行无口哨的气息练习,感受腹部用力与气息控制的关系。深吸一口气,然后按照短哨和长哨的要求,分别用腹部肌肉控制气息呼出,感受气息的力度、速度和连贯性。
接着,手持口哨进行练习。开始时可以慢慢吹奏,体会不同力度和气息长短下哨声的变化,逐渐熟练掌握各种哨声类型的吹奏技巧。
使用建议
及时性:哨声应及时、果断、响亮,以便学生能迅速分辨出课堂上发生的不同情况。
明确性:哨声和手势要明确大方,使学生能分辨出老师的意图和安排。
安全性:在技巧、单双杠、跳跃、投掷等动作的讲授时,应将哨子取下放在口袋里或用皮筋套在腕关节,以避免意外的发生。
通过掌握这些哨声组合技巧和使用方法,体育教师可以更有效地组织和管理体育课堂,确保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