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“榜眼都是水货”这一说法,虽然有一些例外情况,但确实存在一些榜眼秀在NBA中未能达到预期的高度。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原因:

伤病问题:

一些榜眼秀在进入NBA后受到伤病的困扰,导致他们无法充分发挥自己的天赋。例如,1984年的榜眼秀萨姆鲍维因伤病报废,未能在NBA打出应有的水平。

适应问题:

有些榜眼秀在进入NBA后需要时间来适应新的环境、球队和打法,这可能导致他们在初期表现不佳。例如,2012年的榜眼秀迈基吉由于未能及时开发出出色的投篮和持球能力,只能作为蓝领球员。

管理层决策:

有时候,管理层的决策也会影响榜眼秀的表现。例如,2010年选秀大会中,湖人队选择了拉塞尔而不是奥卡福、穆迪埃等球员,但拉塞尔在湖人队的表现也未能达到预期。

个人选择:

一些榜眼秀在进入NBA后可能因为个人原因(如兴趣、态度等)而表现不佳。例如,米利西奇在进入NBA后因为身体单薄、球风偏软等原因,未能成为明星球员。

尽管存在这些原因,但也有不少榜眼秀在NBA中取得了成功。例如,1996年的榜眼秀马库斯-坎比虽然未能成为巨星,但他在防守端表现出色,4次成为盖帽王,入选过两次最佳防守一阵,并当选过最佳防守球员。

因此,虽然“榜眼都是水货”这一说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NBA选秀中的一些现象,但并不能一概而论。每个榜眼秀的情况都是独特的,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