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塔上的 十三轮被称为 十三天,是白塔塔刹的一部分,位于塔身顶部,通常呈现为下大上小的十三重相轮形状。这种设计源于古印度的窣堵坡,是佛教建筑中常见的一种元素,象征着佛教中的十力和三念住等概念。
具体来说,十三天相轮的结构如下:
基座:
塔的基座为须弥座式,分三层,最下层为方形,中间层为亚字形,顶层也为亚字形。
塔身:
塔身俗称“宝瓶”,形似覆钵,上安有7条铁箍,其上又有亚字形小型须弥座。
相轮:
在宝瓶之上,竖立着下大上小的十三重相轮,即十三天,象征着佛教中的十力和三念住。
华盖:
在十三天相轮之上,置有一直径约9.7米的华盖,华盖以厚木作底,上置铜板瓦并做成40条放射形的筒脊,华盖四周悬挂着36副铜质透雕的流苏和风铃。
宝顶:
华盖中心处,还有一座高约5米的鎏金宝顶,以8条粗壮的铁链将宝顶固定在铜盘之上。
这种设计不仅具有宗教象征意义,还体现了古代中国建筑工艺的精湛和美学追求。白塔作为西藏地区的重要佛教建筑,其独特的结构和精美的装饰吸引了无数游客和信徒前来朝拜和观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