苏超之所以厉害,主要归功于他 深厚的教育背景、 广泛且深入的研究领域以及 丰硕的科研成果。苏超拥有扎实的教育背景,1982年毕业于华东水利学院水工建筑力学专业,并获得学士学位。之后,他进入北京大学进修,进一步深化学术研究。1998年,他开始在职攻读水工结构工程专业博士学位,并于2001年成为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学院的教授,担任水工结构方向的博导。
苏超的研究领域广泛且深入,早期专注于多体系统动力学理论的应用研究,并在1991年国际运动生物力学计算机模拟会议上荣获青年研究奖。他的科研项目“体操难新动作设计”在1992年赢得了国家体委科技进步二等奖。此后,他转向复杂水工结构的计算方法及其应用,包括高坝工程、复杂地基、高边坡工程、混凝土裂缝问题和现代设计分析等领域。苏超参与了多项国家科技攻关项目,如“高地震区高拱坝合理体型研究”和“300米级高拱坝抗震关键技术研究”,这些项目均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。
苏超的科研成果不仅在学术界有重要影响,还在实际工程中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。他与团队共同完成的“超大型地下洞室群围岩稳定与支护方式研究”在2001年获得国家电力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。此外,他还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负责“复杂条件下的高拱坝建设中的应用基础研究”,该研究于2003年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。
综上所述,苏超之所以厉害,是因为他在教育、研究和实际工程应用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