漏判是指 法院在审理案件时,未能对原告提出的全部诉讼请求进行判决,从而遗漏了部分诉讼请求。在民事诉讼中,原告在提起诉讼时需要明确自己请求判决支持的具体诉讼请求,法院经过审理后,如果没有对所有诉讼请求进行判决,就属于漏判。

具体来说,漏判可以发生在各种类型的诉讼中,包括但不限于:

刑事审判:

在刑事诉讼中,漏判可能意味着检察院在审查案件时未能发现并指控某些罪行,或者在审判过程中未能认定某些犯罪事实和罪名。

民事审判:

在离婚诉讼中,漏判可能由于证据不完整或丢失,或者法官的主观判断失误,导致法院未能全面、准确地了解案件的真实情况,从而作出不公平的裁决。

行政审判:

在行政诉讼法中,漏判可能涉及法院未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审理,或者未能对某些应裁判事项进行判决。

漏判被视为司法程序中的一种瑕疵,可能会影响司法程序的严谨性与公平性。当判决书存在漏判时,当事人可以通过上诉或其他法律途径寻求救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