排律是律诗的扩展形式,也被称为长律。它保留了律诗的基本规则,如平仄、对仗和押韵,但在句数和韵数上进行了扩展。排律的句数通常超过八句,最短为十句,而长的可以达到一百句甚至更多。排律的每句可以是五言或七言,其中五言排律由汉魏六朝的五言古诗演化而来,而七言排律则是在七律的基础上进行扩展。

排律的特点包括:

句数和韵数:

排律的句数至少为十句,通常超过这个基数,最长可达一百句以上。韵数也不限于四韵,五言排律最短为五韵十句,而长的可以达到五十韵甚至更多。

对仗:

排律中间各联(除首尾两联外)通常都要使用对仗,句间也要遵守平仄粘对的格式。

平仄和押韵:

排律要严格遵守律诗的平仄规则,并且每句末尾的字需要押韵。

形式:

排律的形式较为工整,但因其结构上的限制,有时可能会显得有些堆砌和死板。

排律在古代文学中有一定的地位,尤其是在科举考试中,排律作为一种考试诗体,要求考生按照规定的韵脚和格式创作。历史上,许多著名的诗人,如杜甫和白居易,都创作过优秀的排律作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