央视网综合消息  经再三考虑,在这里将所有的真实姓名隐去,因为在感性层面上,我们并不唾弃他们。

  这是某省某县级市的一个少儿体校,虽然该省在全国谈不上体育大省,但这个少儿体校在该省可是出了名的体育后备人才基地,甚至被市政府授予“省运会突出贡献单位”。

  2008年10月,体育画报记者来到该少儿体校采访,发现它仅是个条件简陋的院子而已。记者采访了体校台柱子莫某。据他介绍,这间体校一共有四支训练队,他是田径队的教练。十年来,从他手中输送出去的运动员遍布省体工队、省市体校以及省内外高校,甚至还有人成为国家队队员。2002年省运会,该体校夺取3金,得金者都是莫的弟子;2006年省运会,他的弟子又贡献出11金。

少儿体校两块80米塑胶跑道 

  记者曾走访该市两所高中负责训练比赛的骨干教师,他们作为莫某的朋友及对手,对莫某作出类似的评价:业务能力强,心眼活络,喜欢用药。对此,莫某表示:“现在这批队员都是小孩子,还不能给他们用药,冬训时候给他们用点中药,都是补药,对身体啥事没有。到省运会之前,看看实在不行了,就用两个月甲睾酮,药店就有,好使。”对于用药查不查的问题,他说:“别说省运会不查,就是查,用完它也查不出来。”推及用药缘故,莫某说,在县级体校教练眼里,省运会成绩重于一切,远远超过奥运会和全运会。“奥运会什么的,不是不关心。是那些东西太遥远,还是来点实际的。省运会多拿几块金牌,比什么都强。”他还说,他刚来体校时,因为年轻,别的老师不服气,结果2002年省运会他的队员拿到3块金牌,整个体校都服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