盲传是一种在细胞培养中进行未知病毒分离的方法。它主要用于从样本(如血清、体液等)中分离出细胞内寄生的微生物,特别是病毒。具体操作过程如下:

取样本:

首先取一定量的血清或其他样本。

接种细胞:

将样本接种到某种细胞中,并在一定条件下(如37°C,5% CO2)培养7天。

收获上清:

无论上清中是否有微生物(如病毒),都将其收获并继续接种到相同的细胞中。

重复操作:

重复上述步骤几次,这个过程称为盲传几代。例如,盲传三代意味着将收获的病毒液连续接种三次到细胞中,并进行三次收获。

通过盲传,病毒会在细胞内增殖,并且随着传代次数的增加,病毒的活性可能会逐渐增加,最终可能产生细胞病变效应(CPE)。如果在盲传三代后仍未观察到病变,则可以认为样本中不存在病毒活性。

盲传的主要目的是在无法直接检测病毒的情况下,通过连续传代使病毒大量增殖,从而提高病毒分离的成功率。这种方法在病毒学研究和疫苗开发中非常有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