赵岩昊未能入选国家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,主要包括以下几点:
身体素质和对抗能力:
赵岩昊身体瘦弱,对抗能力不强,这在CBA联赛中或许还能应付,但在国际大赛中,他的对抗弱点将显露无遗。此外,他的速度优势也不够明显,这进一步削弱了他的威胁。
持球能力和突破能力:
赵岩昊需要有球在手才能发挥更大作用,但在李春江执教时期,他并未获得足够的球权。在国家队中,比他持球能力强、突破能力强的球员众多,如郭艾伦、赵睿、胡明轩、孙铭徽等,这使得赵岩昊在竞争中并不占优势。
投篮能力:
尽管赵岩昊本赛季将三分球命中率提高回到40%以上,但与其他在联赛中表现出色的射手相比,他并没有明显优势。例如,陈林坚和赵泰隆这样的球员在联赛中经常能投出40%的三分球命中率,却未能进入国家队,这显示出赵岩昊要进入国家队的难度非常大。
伤病问题:
赵岩昊存在“玻璃人”属性,容易受伤,这使得他在国家队的集训和比赛中都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。伤病频繁侵袭,让他无法保持稳定的状态。
位置和角色:
赵岩昊在后卫线上组织能力欠佳,改打小前锋又在身高和对抗上存在劣势。随着朱俊龙和赵嘉仁等年轻球员的崛起,他在国家队的首发位置逐渐被取代。
性格和团队角色:
赵岩昊性格低调,未能在国家队中展现出足够的领导力和团队精神。在广厦男篮,他最初的核心是胡金秋与孙铭徽,而他的爆发得益于孙铭徽的受伤和李春江的下课。然而,随着李春江和李京龙离队,赵岩昊未能扛起大旗,伤病问题也频频困扰着他。
综上所述,赵岩昊未能入选国家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,包括身体素质和对抗能力不足、持球能力和突破能力有限、投篮能力不够突出、伤病频发、位置和角色定位尴尬以及性格和团队角色的限制。这些因素共同作用,使得他在国家队的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