足球阵型是指为了适应区域防守、节奏控制、无球跑动的需要,全队队员在场上的位置排列和职责分工。各阵型的名称是按队员排列的形状而定。自19世纪中期世界上有了第一个足球比赛阵型至今日的“四三三”、“三五二”、“四二四”等,以及某些国家所采用的“水泥式”、“锁链式”等,都是沿着这一个客观规律演变和发展的。
常见的足球阵型包括:
1+1+9 和 1+2+2+6:
这两种阵型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,是足球比赛的起源阵型,基本战术思想是片面追求进攻,"一窝蜂"踢球和带球是比赛场景的特征。
1+2+3+5:
随着足球演变中传球的发展,场上队员的组织性日趋显得重要,因此产生了这一阵型。中前卫的主要职能是进攻,两个边前卫参与防守。
1+3+2+2+3(W-M):
该阵型是在1925年越位规则改变后,由英国兵工厂队的主教练查普曼所创造的。防守的主要特点是区域与盯人不断转换。
1+4+2+4:
该阵型是一种攻守队员排列极为平衡的阵型,两前卫是承上启下的中坚力量。
1+4+3+3:
与1+4+2+4阵型的区别在于,撤回一个前锋至中场,加强中场人数的力量。
1+4+4+2:
该阵型是在1966年世界杯赛中得到确认的,进攻特点是中场和后卫队员频繁套边活动。
1+3+3+4:
该阵型在中、北美洲最为流行,特点是注重于进攻的人数优势。
“混凝土”阵型:
由意大利队在1949年飞机遇难后所创造的,是一种完全侧重防守的位置排列。
4+3+3:
433阵型是一种纯进攻类型的足球战术,在七八十年代曾经风靡世界足坛。
424:
即四位前锋,四位后卫,两名中场队员,这种队型利于进攻,但中场队员压力相对很大。
4411:
其队型结构要求更为严格,一般的队伍需要谨慎采用。
433:
通常由4名后卫球员,3名中场球员,以及3名前锋球员组成,注重球队的进攻和防守,强调攻守平衡。
这些阵型各有优缺点,球队通常会根据自身的战术需要和球员特点选择合适的阵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