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轮车是一项观赏性很强的时尚刺激运动
广州日报讯 在北京奥运会上,小轮车运动第一次成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。如果不是北京奥运会,或许很少有人关注小轮车运动,更无人知晓马丽芸为何许人也。在今年5月举行的小轮车亚洲锦标赛上,马丽芸获得女子组冠军,她也成为中国小轮车队中最有希望冲击北京奥运会的选手之一。但在6月1日于太原结束的2008年BMX小轮车世锦赛上,马丽芸最终仅名列第19名,无缘决赛。由于这是北京奥运会小轮车比赛的最后一场资格赛,因此,这也意味着中国小轮车选手只能通过拿外卡才能参加北京奥运会。
小轮车尽管是一项时尚运动,在外人看来很好玩。但马丽芸在训练中仍然要付出许多汗水
马丽芸是如何走进小轮车世界,并成为一名火爆“车女”的?关于她和小轮车有哪些故事?她和中国小轮车队出现在北京奥运会上的几率有几成?让我们走近马丽芸,了解她的小轮车世界。
田径小将成了小轮车手
12岁那年,经过选拔,出生于广东南雄的马丽芸成了一名少年运动员。像很多中国青少年运动员一样,她也是从田径项目开始了自己的体育之路。
“我当时练田径练了大概4年多吧,”马丽芸说,教练选材把她选进了广东队,然后才开始接触小轮车,教练大概是看上了她有不错的爆发力,“刚开始的时候大家都不了解这个项目,教练去我们学校选材,就选到我;进队才知道这个项目是怎么样的,然后才慢慢开始练。”
经过一年的摸爬滚打,马丽芸已经爱上了这项充满刺激、具有挑战性的运动。“跟车子在一起的时候就比较开心一点。”马丽芸说。
“其实车就像一匹野马一样,刚开始是驯服不了它的,慢慢它也喜欢上你,你也喜欢上它,”马丽芸如今对小轮车有了新的感悟,这是她骑车以来最大的收获:“然后你就喜欢跟它玩了。”
长年累月的训练、比赛带来的喜怒哀乐,使马丽芸和小轮车成了最亲密的朋友。“它就像我一个很好很好的朋友,无话不谈的朋友一样,”马丽芸说,“不开心的时候它会让我开心,开心的时候它跟我一起开心。”
在很多人看来,长期在赛车场的土包上飞来飞去,也是一件很枯燥的事情。一名车手如何能耐得住这种寂寞?训练的动力又是什么?
“我跟车子慢慢熟悉了之后,希望能在场地上更自由一点,就是自己想做得更好一点吧,这就是我的动力。”马丽芸始终没有停止前进的脚步。
飙车像激越的音乐
作为一项前卫的极限运动,小轮车运动与音乐和舞蹈有着密切的联系。这是一项属于年轻人的体育运动。马丽芸对小轮车的理解过程始终伴随着音乐旋律,飙车就如同在赛场上跳舞。
“除了训练、比赛,我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听音乐,”马丽芸说,音乐是自己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:“我比较喜欢那些有节奏感的、轻快的音乐;心情不一样就听不一样的歌。”
马丽芸说,自己在训练之余一般会听Hip-pop,轻快的也不错。“训练的时候一般是不会听音乐的,因为要专注一点嘛。”马丽芸说。
或许是由于小轮车是“舶来品”的缘故,马丽芸选择节奏感强的音乐更倾向于英文音乐,轻快的音乐则喜欢中文歌,而她喜爱的乐器则有吉他、钢琴和萨克斯风等。
就是这么一个狮子座的小姑娘,除了喜欢音乐,还对恐怖片感兴趣,她开玩笑说,这可以让自己的胆子更大,在比赛中可以做出更大胆的动作。
马丽芸说,狮子座的人情绪一会儿高一会儿低,还会有些火爆情绪,这似乎正好符合她的性格。“我以前的座右铭是:坚持就是胜利,”小马说,“现在就是‘请不要错过生命中的可能,遗憾比失败更重要’,意思就是有机会的事你一定要去尝试,不要错过机会,如果你没有尝试的话,会遗憾终生的。”
马丽芸是有感而发,她觉得小孩子一开始要喜欢上小轮车,慢慢熟了,不用教就会骑了。而在教练的指点下,一名车手就会有很大的提高。“我觉得这项运动非常有助于人的成长,有一个教练告诉我,小轮车车手是从来没有停止过摔跤的,”小马认真地说,“中国有一句老话,在哪里跌倒从哪里爬起来。”